Background
在当今全球科技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,人工智能已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,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。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发展,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明确指出,要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的深度应用,推动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模式转变。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,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号召,进一步挖掘和培育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人才,大力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多领域的深度融合,切实培育具备创新精神、创业意识以及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,搭建一个全国性、高水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,特举办全国大学生“人工智能+”创新创业大赛。
Organization
指导单位
中国技术创业协会
主办单位
中国技术创业协会校企融合专业委员会
协办单位
高等院校及其下属机构、学生组织、相关教育机构等
技术支持
我爱竞赛网
参赛对象
各高校在校生(含高职、大专、本科及研究生),不限专业。
form
采取个人网络答题的形式,题型为单选题和判断题。30分钟在线考试,包含AI基础知识(40%)、创新创业知识(40%)、伦理判断(20%),60分(含)以上的参赛选手有资格组队参加决赛。
每位参赛者登录大赛官网填写个人信息进行注册报名,报名成功后可以参加初赛,为20道选择题,5道判断题。时间为30分钟,满分100分。
决赛分设AI+科技创新赛道,AI+传统产业赛道,AI+公共服务赛道,采用团体赛的形式,每队由1至3名选手和1名指导教师组成。决赛为开放性赛制,参赛队伍根据赛道进行案例撰写和分析,形成完整的计划书并在线提交。具体要求如下:
AI+科技创新:聚焦人工智能底层技术突破或跨学科前沿应用,推动技术革新与原始创新。
AI+传统产业:利用AI技术赋能传统行业降本增效,推动数字化转型。
AI+公共服务:以AI提升政府治理与民生服务质量,解决社会公共问题。
award
一等奖90-100分
电子版荣誉证书
二等奖80-89分
电子版荣誉证书
三等奖60-79分
电子版荣誉证书
初赛获奖可获得电子版荣誉证书,三等奖(含)以上可入围报名参加决赛。如需初赛纸质版荣誉证书,需自费承担证书工本及邮寄费用。
金奖10%
荣誉证书+奖章
银奖15%
荣誉证书
铜奖25%
荣誉证书
优秀奖若干
荣誉证书
根据提交方案综合评分评出决赛奖项,其中金奖约占参与队伍数10%,颁发荣誉证书+奖章;银奖约占参与队伍数15%,颁发荣誉证书;铜奖约占参与队伍数25%,颁发荣誉证书;优秀奖:若干,颁发荣誉证书。
证书奖章等统一邮寄,不收取任何费用。
优秀组织单位
奖牌+证书
对积极组织学生参赛且成绩优异的高校,授予“优秀组织单位”奖牌及证书。获奖高校将在未来的产学研合作项目中,优先获得合作推荐机会,推动学校整体创新发展。
为指导获奖项目的教师颁发“优秀指导教师奖”证书,以资鼓励。获奖教师将在相关教育教学成果评定中获得相应的加分认可,提升教师在教育创新领域的影响力。
time
初赛报名及参赛
即日起至2025年10月21日
决赛报名、组队、提交作品
2025年10月21日
截止提交决赛作品
2025年10月21日
决赛评审
2025年10月22日至11月15日
决赛获奖公示
2025年11月16日中午12时
证书邮寄
2025年12月中
others
(一)初赛第一次参加免费,如需重新考试,可通过邀请同学参加初赛获得再次考试机会,每人最多参加3次,初赛最终成绩取最高分。
(二)决赛每人收取评审费用70元,若组队每人60元,用于大赛的组织、宣传、出题、评审、颁奖等相关工作。(统一收取70元,组队成功在比赛结束后每人退款10元到原支付账号)
为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及创新创业相关知识的公众传播,竞赛举办方倡导各位参赛者加入志愿者队伍,弘扬志愿服务精神,传播人工智能科普及创新创业知识,邀请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。
参赛选手均可在报名页面自行报名,根据不同志愿服务内容,发放 “优秀志愿者”等荣誉证书、奖杯、奖牌、大赛定制周边等。
Grievance and arbitration
(一)申诉
参赛选手对认为不符合竞赛规定与有失公正的检测、评判、奖励做法,以及对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等,均可提出申诉。
(二)仲裁
大赛组委会仲裁组负责受理大赛中出现的申诉复议并进行仲裁,以保证竞赛的顺利进行和竞赛结果公平、公正。
仲裁组的裁决为最终裁决,参赛选手不得因对仲裁处理意见不服而停止比赛或滋事,否则按弃权处理。
领题库、参赛问题咨询